农超对接,是指农户和商家签订意向性协议书,由农户向超市、菜市场和便民店直供农产品的新型流通方式,主要是为优质农产品进入超市搭建平台。其本质是将现代流通方式引向广阔农村,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构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产销一体化链条,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
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目的是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成本,平抑价格,给农民、超市、消费者三方带来利益。但是,从全国来看,农超对接模式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 农民组织化程度较低,缺乏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难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稳定供应。
- 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缺乏针对农超对接模式的专项政策和资金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和冷链物流等配套服务不完善。
- 社会资本流向农业严重不足,农业投入产出比低,农业风险高,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和农业金融机构等对农业的参与度不高。
- 流通领域利益多被终端超市独享而农民仍未获得实质性利益,超市通过压低收购价格、延长结算周期等方式转嫁风险和成本,农民的议价能力和市场信息获取能力相对较弱。
2023年,随着国家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部署和政策支持,农超对接模式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根据市场调研在线网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农超对接模式发展形势分析及投资趋势分析报告³,预测2023年中国农超对接市场规模将达到2.5万亿元,同比增长率达到78.6%,其中,农贸市场占比将达到1.8万亿元,移动电子商务平台规模占比将达到28.8%。农超对接模式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农超对接模式将更加多样化和灵活化,根据不同地区的农业资源禀赋、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林牧渔产业差异,采取不同的发展模式,如一体化对接模式、市场化对接模式、联盟化对接模式等,满足不同类型的农户和超市的需求。
- 农超对接模式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自律性检测检验制度,实行统一的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和满意度。
- 农超对接模式将更加信息化和智能化,利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农产品的在线交易、远程监控、智能配送等,提高农产品流通的效率和效益,降低流通的成本和损耗。
- 农超对接模式将更加绿色化和循环化,推广应用节水灌溉、生物防治、有机肥料等绿色生产技术,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现农业生产的低碳化、减排化、清洁化,构建农业生态循环系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