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回收利用是指将工业过程中产生的余热再次利用,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余热回收利用技术主要包括热交换技术、热功转换技术和余热制冷制热技术。余热资源是一种二次能源,广泛存在于钢铁、有色、化工、水泥、建材、石油与石化、轻工、煤炭等行业,其温度范围从30℃到600℃以上不等,其形式有烟气、冷却介质、废汽废水、化学反应热、高温产品和炉渣、可燃废气和废料等。
2020年我国可回收余热总资源平均值约为13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26%左右,其中可回收利用的高温余热资源约为2.6亿吨标准煤,中温余热资源约为5.2亿吨标准煤,低温余热资源约为5.2亿吨标准煤。按照动力煤价格对余热资源市场进行测算,2020年我国余热资源潜在利用价值超过1.3万亿元,其中高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2600亿元,中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5200亿元,低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5200亿元。预计到2026年,我国余热资源均量将达到14.55亿吨标准煤,余热资源潜在利用价值将达到1.47万亿元,其中高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2940亿元,中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5880亿元,低温余热资源市场规模约为5880亿元。
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受到了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强烈推动。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划纲要、标准规范、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旨在促进工业余热回收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推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例如,《国家工业节能技术装备推荐目录(2020)》推荐了多项余热回收利用技术和设备,如基于吸收式换热的热电联产集中供热技术、烟气余热深度回收技术、工业余热回收技术、MVR机械式蒸汽再压缩技术等。《绿色技术推广目录(2020)》也将基于低品位余热利用的大温差长输供热技术等列入推广范围。此外,国家还出台了《关于清理规范城镇供水供电供气供暖行业收费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确了余热回收利用系统的收费标准和减免政策,为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运营提供了保障。
市场需求方面,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能源消耗总量持续增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和环境保护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我国提出了到2030年碳达峰、到2060年碳中和的目标,对各行业节能减排和能源综合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业余热回收利用作为一种有效的节能减排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符合国家的战略目标和市场需求。2020年我国余热回收利用行业市场规模约为400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8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9%。
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主要包括:一是余热资源的分布不均,存在地域性和季节性的差异,导致余热回收利用的难度和成本增加;二是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还不够广泛,尤其是针对低温余热的利用技术还存在一定的技术难点和瓶颈,需要加强研发和推广;三是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投资回收期较长,风险较高,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市场激励,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总之,余热回收利用行业是一个具有广阔发展前景和巨大市场潜力的行业,也是一个符合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行业,未来将持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为了促进余热回收利用行业的健康发展,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工作:一是加强余热资源的调查和评估,建立全国统一的余热资源数据库,为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选址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二是加大余热回收利用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突破关键技术难题,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的效率和水平,尤其是加快低温余热的利用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三是完善余热回收利用的政策体系和市场机制,加大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的力度,降低余热回收利用项目的投资门槛和运营成本,提高余热回收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四是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的宣传和培训,提高社会各界对余热回收利用的认识和重视,增强余热回收利用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培育和扩大余热回收利用的市场需求和消费群体;五是加强余热回收利用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完善的余热回收利用的统计和监管体系,定期发布余热回收利用的行业报告和案例,总结和推广余热回收利用的经验和做法,不断提升余热回收利用的行业水平和社会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