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感美丽乡村总体概念规划设计

来源:孝感美丽乡村总体概念规划设计      发布时间:2023-10-24

中国“三农问题”与美丽乡村建设时代背景

“新常态下”新型城乡一体化格局战略

城乡分离——城乡对立——城乡融合——城乡一体化

2016年中共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战略,背景为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质检的矛盾,并由此产生的“三农”问题,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全面统筹发展的重要问题。

1)、国家长期赶超性经济发展战略,长期重城轻乡,重工轻农;

2)、城市资源、人才的集聚,“马太效应”下城乡资源、人口的单向流动;

3)、农村资金的过度转移,国家财政多取少予,工农业产品剪刀差;

4)、低价征用农村土地;

5)、国家财政用于农业份额长期过低;

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目标任务就是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三农问题”一直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调整发展的“新常态”,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现代化、农村魅力化、农民富裕化,扭转城乡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趋势,必须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释放和扩大国民内需的战略性选择。

1)、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城乡在收入和消费、社会福利和公共服务、生产生活环境和条件(基础设施)等方面差别显著。

2)、高速度发展、高强度利用资源带来的矛盾和冲突日益突出:资源与空间分配的冲突、生态环境冲突、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需求日益复杂(失地农民、城中村)。发展的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约束日益突出。

3)、快速工业化城镇化导致人口分布格局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发生改变,村庄人口持续减少,要求对农村居民点布局格局做适应性调整。难以享受城镇待遇的城镇“新市民”群体数量迅速扩大。

城乡一体化核心目标

将城市和乡村融合为一个整体,二者间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和融合、高度依赖,城乡时空资源得到高效利用。

建立城乡良性互动的城乡关系,实现城乡空间一体化、城乡土地一体化、城乡产业一体化、城乡生活一体化。

城乡空间一体化:统筹城乡发展空间,将城市与乡村空间作为整体进行规划布局,实现资源、人流、物流、信息流自由合理地流动,合理分配空间和资源。

城乡土地一体化:改革城乡一体化土地流转制度,调整城乡土地利用结构,进一步释放农村土地价值。

城乡产业一体化:通过有效的市场和政府的作用促使信息、资金、技术等发展要素在城市和乡村两个地域空间、在不同产业之间有序流动和优化配置,推动城乡产业形成优势互补、分工协作、渗透融合、协同发展的一体化格局。

城乡生活一体化:从生活方式、社会保障等方面推进城乡生活一体化,将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进行融合,打造多种形式的乡村度假生活空间。

“美丽乡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

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大背景下,国家层面出台了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战略——美丽乡村建设。

1696815883252.jpg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习近平

1)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20152约中央一号文件

2) 、美丽乡村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以“美丽乡村”为核心理念和建设导向的乡村,正掀起新农业、新农村、新农人、新乡村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

3) 、自“美丽中国”概念提出以后,政府十分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中又将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奋斗目标,要求“开展村庄人居环境整治,加快编制村庄规划”。

4) 、目前全国省级党委政府出台的涉及到美丽乡村的文件已近200件,几乎每个省都出台了本省美丽乡村建设指导意见,几乎每个省都明确了美丽乡村建设的牵头负责部门,几乎每个省都安排财政项目资金开展试点建设。

5) 2015年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发布《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为全国提供了框架性、方向性技术指导,成为全国首个指导美丽乡村建设的国家标准。

6)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农村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标致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进入试点阶段。

我国美丽乡村建设“四新”核心领域

新农业:传统种植农业如何升级,如何保障农产品安全,提升价值链,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布局,开发智慧农业、科技农业、休闲农业、庄园农业、创意农业等农业新业态,综合开发农业的生产、生态与生活功能。

新农村:提升农村生态环境、居住条件,培育乡村文化、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民居和生态乡村环境,打造乡村环境优美、村容民居整洁、乡风文明的新农村。

新农人:基于较高文化素质和现代农业生产技能,具备创新基因、文化基因、群体基因、互联网基因,包括新农业生产者、新农业流通者、新农业服务商、农村网商(非农业)、农村服务商(非农业)等。

新生活:基于逃离城市“污染、高压、高节奏”生活方式的意愿,都市居民乡村情结与新乡村生活方式的诉求日益增强,乡村度假、乡村养老等市场需求逐渐增强,依托美丽乡村的生态环境、乡村氛围、乡村生活方式构建乡村新生活。

情景分析

1) 、交通区位分析

九省通衢,外联内畅

武汉自古被誉为“九省通衢”,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是中国经济地理的“心脏”,具有承东西、沟通南北、维系四方的重要交通枢纽。

孝感具有完善的水、陆、空三维立体交通网络,距离武汉市约1小时车程,能够借势武汉“九省通衢”交通优势。

场地紧邻孝汉大道周边成熟的交通网络主要包括:京广铁路、孝汉城际铁路、福银高速、京港澳高速、347国道、318国道、10国道、316国道、107国道。

总结:

项目距离武汉天河机场约为17KM,距离武汉市中心40KM,距离孝感市中心16KM,距离孝汉城际铁路闵集站约为8KM,场地周边交通网络较为发达,可达性较强。“汉—新—欧”铁路国际货运专线开通后,武汉及湖北便打开了直达欧洲的陆上货运大通道。

2) 、城市区位潜力

孝感新机遇与再认知:大武汉西门户、武汉城市圈副中心城市

国务院批复《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十三五”规划》(简称《规划》),规划中明确指出,支持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

孝感处于武汉向西联通的第一站关键接口,也是西方进入武汉的关键门户。

武汉的快速发展将带来人口的集聚或外溢,也将带动孝感人口的快速集聚。

西武高铁未来开通及与“一带一路”接驳,千年一遇的大机遇带动孝感武汉西方门户价值的再提升。

武汉“中国数谷”的开发将加速孝感与武汉的“汉孝融城”

孝南区地处江汉平原北部,孝感临空经济开发区,处于武汉1+8城市圈核心圈层的核心地带。就近靠近武汉市区,使得孝感具有了先天发展借势借力的优越条件。

由于孝感本地需求以及武汉市居住市场的快速扩张,孝感正在形成华中地区仅次于武汉的集聚中心。

3) 、产业区位潜力

西联江汉平原生态农业,东接武汉大都市农产品消费市场

孝感的农业产业腹地是江汉平原。

从美丽乡村的角度而言,一方面乡村变得更加智慧,另外一个面由于信息湖北乃至江汉平原的“农业物质”将加速吞吐。

从江汉平原鱼米之乡的特点来看,良好信息以及交通条件的改善,即加速本地“农业物质”的走出去。

从当前的市场情况反映的情况来看,孝感乃至武汉附件,农副产品,特别是农特产品具有广阔前景。

4) 、旅游交通潜力

“汉---西”西北旅游大通道重要节点,双向巨大客流停留潜在可能性

十天高速、汉十高速及即将开通的十堰至西安高铁(2018年开通)将西安-孝感-十堰-武汉有效联通,使其成为我国中东部旅游与西北旅游衔接的主要通道。

西安是西北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每年吸引约1.5亿国内外游客;而武汉作为我国中部重要旅游城市,每年吸引超过2亿人次来武汉旅游。

孝感作为我国中东部与西北地区旅游大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具有吸引双向客流的潜在可能性,旅游发展潜力巨大。

5) 、地域文脉潜力

地域文脉:荆楚文化,孝贤之地,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区

荆楚文化包融的多样文化——孝感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孝感文化形态丰富,底蕴深厚,包括理学文化、孝文化、渔耕文化、埠头文化、新石器文化、楚文化、儒家文化、革命文化、等主要类型。

孝文化挺起地域文化脊梁——孝感市是唯一个以”孝“命名的城市,因董永、黄香、孟宗等几位孝子而闻名天下,其文化底蕴深厚,文化资源非常丰富。孝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其核心是以人为本,是对生命及生命本源的尊重,并且将孝由此推开及至社会,形成“博爱”与“广敬”。

古典文化故事内容丰富——中国历史著名的“天仙配”和“花木兰从军”(现属于武汉)“黄香温衾”、“孟宗哭竹”等神话故事,是孝感地域文化内涵的集中表现,即向往美好,追求幸福。

6) 、区域协同潜力

孝感新城及空港新城的生态核心,周边拥有完善的城市职能,良好的自然资源,旅游资源、经济资源,可进行循环开发和利用。

武汉临空港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天河国际机场,区内公路直接连通机场高速,具有发展临空经济的天然优势,以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超算等产业为基础,打造武汉数谷。

黄陂空港新区:紧邻武汉天河国际机场的黄陂区在临空产业园中划出约6平方公里的核心建设示范区,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打造临空制造业产业园。

孝感空港新区:位于武汉北部航空、铁路、水运、公路组成的大物流复合走廊内,与武汉天河机场相距5公里,与武汉市主城区相距16公里,与亚洲最大的货运铁路编组站——京广铁路武汉北编组站相距13公里,与武汉阳逻深水港相距36公里,具有“不是武汉、胜似武汉”的区位优势。

总体鸟瞰图

001.png

总体平面图

总平面图

002.png

规划分析

规划功能分析

003.png

免责声明:

1、本站部分文章为转载,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同丰工程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文章内容、版权等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热门类别

乡村规划

Copyright © 1998-2023 同丰工程规划院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咨询电话:400-808-5396 湘ICP备202301487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