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
生态保护和修复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国家生态安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有序推进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国家发展改革委、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印发了《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了重大工程的总体目标、重点任务、支持政策和组织实施等内容。其中,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是重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长江、黄河、珠江、海南岛、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西部地区等重要生态区域,旨在保护和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文明水平。
本项目是根据《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要求,对2023年拟申报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进行可行性研究,为项目的审批、实施和监管提供依据。
二、项目概述
本项目共涉及3个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项目,分别是:
(1)武陵山-雪峰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边界的武陵山-雪峰山地区,总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石漠化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植被恢复、水土保持、生态移民、生态产业等措施,保护和恢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防治和缓解石漠化,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该项目是续建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5亿元,主要用于完成植被恢复和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以及生态移民和生态产业的扶持。
(2)湘西南水土流失及石漠化综合治理项目。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永州市和郴州市交界的湘西南地区,总面积约1.6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严重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区。该项目旨在通过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态产业、生态移民等措施,防治和缓解水土流失和石漠化,保护和恢复该区域的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福祉和经济收入。该项目是续建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2亿元,主要用于完成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工程的建设,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的扶持。
(3)湘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修复项目。该项目位于湖南省怀化市、娄底市和邵阳市交界的湘西北地区,总面积约1.4万平方公里,是我国重要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区和水源涵养区,也是我国生态脆弱和贫困程度较高的地区之一。该项目旨在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植被恢复、生态产业、生态移民等措施,保护和恢复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功能,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水平。该项目是新建项目,2023年计划投资1亿元,主要用于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工程的建设,以及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的扶持。
三、项目可行性分析
(1)技术可行性。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主要采用水土保持、植被恢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移民、生态产业等技术措施,这些技术措施都是经过长期实践和科学验证的,具有成熟的技术方案和操作规范,能够有效地实现项目的目标和效果。同时,本项目还将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灵活选择和组合适用的技术措施,避免盲目推广和一刀切的做法,确保项目的技术可行性。
(2)经济可行性。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既是生态建设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这些工程能够保护和恢复重要生态系统的功能和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生态产品和生态效益,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碳汇等,这些生态产品和生态效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是国家生态安全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这些工程能够改善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协调统一。根据初步测算,本项目的总投资为3.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5亿元。本项目的总效益为9.8亿元,其中生态效益为7.6亿元,经济效益为2.2亿元。本项目的投资回收期为15年,投资效益比为2.65,内部收益率为10.3%,均高于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表明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经济可行性。
(3)社会可行性。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发展战略和规划,得到了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也符合当地居民的期待和需求,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广泛认可和参与。本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将充分尊重和保障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尤其是生态移民的安置和补偿问题,将采取人民满意的方式,确保生态移民的自愿、合理、公平和合法。本项目还将加强与当地社会组织和民间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他们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中的作用,提高项目的社会可持续性。本项目的实施,将有利于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当地居民的生态责任和使命感,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良好氛围和社会共识。综上所述,本项目具有较高的社会可行性。
四、项目风险分析
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虽然具有较高的技术可行性、经济可行性和社会可行性,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和挑战,需要提前识别和应对。本项目的主要风险和应对措施如下:
(1)资金风险。本项目的总投资为3.7亿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3.2亿元,地方配套资金0.5亿元。由于本项目涉及多个地方政府,地方配套资金的筹措和使用可能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影响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了降低资金风险,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和协调,明确地方配套资金的来源、比例和时限,确保地方配套资金的及时到位;二是加强项目的资金管理和监督,规范资金的使用和报销,防止资金的挪用和浪费;三是加强项目的效益评估和动态调整,根据项目的实际进展和效果,合理安排资金的投入和使用,优化资金的配置和利用。
(2)技术风险。本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措施,虽然都是经过验证的成熟技术,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遇到一些技术难题和问题,如植被恢复的物种选择和适应性、水土保持的工程设计和施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监测和评估等,影响项目的技术效果和质量。为了降低技术风险,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项目的技术指导和支持,邀请相关的专家和机构,提供技术的咨询和培训,解决技术的难题和问题;二是加强项目的技术创新和试验,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探索和推广适用的技术措施,提高技术的适应性和效率;三是加强项目的技术监督和评估,建立和完善技术的标准和规范,定期开展技术的检查和考核,保证技术的质量和水平。
(3)社会风险。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虽然得到了当地居民的支持和参与,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可能遇到一些社会问题和冲突,如生态移民的安置和补偿、生态产业的发展和收益、生态保护和修复的权利和义务等,影响项目的社会效果和可持续性。为了降低社会风险,本项目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项目的社会宣传和动员,充分向当地居民解释和说明项目的目的和意义,增强当地居民的认同和支持;二是加强项目的社会参与和协商,充分听取和尊重当地居民的意见和建议,解决和化解社会问题和冲突;三是加强项目的社会效益和公平,充分保障和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合理分配和共享生态产业和生态效益。
五、项目实施方案
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将按照《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要求,制定和实施项目的实施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项目的组织实施。本项目的主要责任单位是湖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项目的申报、审批、监督和评估等工作。本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是湖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湖南省水利厅、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湖南省生态环境厅、湖南省民政厅等相关部门,负责项目的技术指导、资金管理、工程建设、效益评估等工作。本项目的参与实施单位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张家界市、怀化市、永州市、郴州市、娄底市、邵阳市等相关地方政府,负责项目的配套资金、工程施工、社会协调、效益分配等工作。本项目的协助实施单位是中国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等相关科研机构,负责项目的技术支持、技术创新、技术评估等工作。
(2)项目的实施进度。本项目的总体实施周期为5年,从2021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本项目的具体实施进度如下:
- 2021年:完成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报项目的中央预算内投资,启动项目的实施准备工作,如项目的组织机构、项目的技术方案、项目的资金安排等。
- 2022年:完成项目的实施方案,开展项目的实施前的调查和评估,如项目的基础数据、项目的现状分析、项目的目标设定等。
- 2023年:开展项目的实施中的建设和管理,如项目的工程施工、项目的资金使用、项目的工程监督等。
- 2024年:开展项目的实施后的检查和评估,如项目的工程验收、项目的效益测算、项目的效果评价等。
- 2025年:完成项目的总结和报告,如项目的经验总结、项目的问题反馈、项目的建议提出等。
(3)项目的实施保障。本项目的实施保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政策保障。本项目将严格遵守国家和地方关于生态保护和修复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确保项目的合法合规。本项目还将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政策支持和优惠,如项目的资金补助、项目的税收减免、项目的土地使用等,提高项目的政策效益。
- 资金保障。本项目将按照中央和地方的相关规定,合理安排和使用项目的资金,确保项目的资金充足。本项目还将加强项目的资金监管和审计,规范项目的资金流向和账目,防止项目的资金风险。
- 技术保障。本项目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成熟经验,提高项目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本项目还将加强项目的技术培训和交流,提高项目的技术能力和创新性。本项目还将加强项目的技术评估和反馈,提高项目的技术效果和效率。
- 社会保障。本项目将充分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提高项目的社会公平和公正。本项目还将加强项目的社会宣传和动员,提高项目的社会认同和支持。本项目还将加强项目的社会参与和协商,提高项目的社会协调和和谐。
六、项目的效益分析
本项目所涉及的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将产生以下方面的效益:
(1)生态效益。本项目将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武陵山-雪峰山、湘西南、湘西北等重要生态区域的生态功能和服务,为国家和社会提供丰富的生态产品和生态效益。根据初步测算,本项目的生态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水源涵养效益。本项目将通过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增加该区域的降水拦截和地表径流,提高该区域的水资源量和水质,为长江、珠江等重要水系提供稳定的水源涵养。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长江、珠江等水系提供约2.4亿立方米的水源涵养量,价值约为1.2亿元。
- 气候调节效益。本项目将通过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增加该区域的植被覆盖和碳汇能力,减少该区域的温室气体排放,为全球和区域的气候调节提供贡献。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减少约3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价值约为1.5亿元。
- 生物多样性效益。本项目将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和恢复该区域的珍稀濒危物种和生态系统,维持该区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为人类和自然提供多样的生物资源和生态服务。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该区域提供约3.6亿元的生物多样性效益。
- 碳汇效益。本项目将通过植被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措施,增加该区域的植被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提高该区域的碳汇能力,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碳汇产品和碳汇效益。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该区域提供约1.3亿元的碳汇效益。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本项目的生态效益总计为7.6亿元。
(2)经济效益。本项目将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环境和生活条件,促进当地的生态产业和生态旅游的发展,增加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经济产品和经济效益。根据初步测算,本项目的经济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态产业效益。本项目将通过生态产业和生态移民等措施,支持和培育当地的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畜牧业等生态产业,提高当地的生态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加当地的生态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附加值,为当地居民提供稳定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当地居民提供约1.2亿元的生态产业效益。
- 生态旅游效益。本项目将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和提升当地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打造和完善当地的生态旅游资源和设施,发展和壮大当地的生态旅游业,吸引和接待更多的国内外游客,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当地居民提供约1亿元的生态旅游效益。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本项目的经济效益总计为2.2亿元。
(3)社会效益。本项目将有效地提升当地居民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增强当地居民的生态责任和使命感,形成生态保护和修复的良好氛围和社会共识,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社会产品和社会效益。根据初步测算,本项目的社会效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生态教育效益。本项目将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建立和完善当地的生态教育基地和平台,开展和推广当地的生态教育活动,培养和提高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和输送生态文明的建设者和传播者。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约0.5亿元的生态教育效益。
- 生态文化效益。本项目将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植被恢复等措施,保护和弘扬当地的生态文化和民族文化,如土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民间艺术、民族节庆等,丰富和提升当地的文化内涵和文化品位,为国家和社会提供多元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服务。据估算,本项目将每年为国家和社会提供约0.5亿元的生态文化效益。
综合以上几个方面,本项目的社会效益总计为1亿元。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总效益为9.8亿元,其中生态效益占77.6%,经济效益占22.4%,社会效益占10.2%。本项目的总效益远远高于本项目的总投资,表明本项目具有较高的效益性。